有娃家庭快看!新剛需設計

有娃家庭快看!新剛需設計

目前的家長們,甚至不客氣地說連設計師們,都一直在用[大人的眼光做兒童房設計],可那真是兒童喜歡房間嗎?

這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兒童的世界,尤其是0-12歲的小朋友,是價值觀初步形成很重要的時間段,簡單又複雜,無法用單一的視角判斷。

我一直覺得,兒童房設計純純是個偽概念,就像最近那個熱搜,媽媽打着“我是為你好”之類的說辭,無形之間親子關係因此而有了嫌隙。

你喜歡什麼≠孩子就喜歡,這個觀念,現在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家長恐怕已沒有什麼異議。

調研显示,生長在信息冗雜、快速變幻的當代小朋友們,相對來說似乎更加早熟、更加懂得自己需要什麼,當然也需要家長的適時引導。

在兒童空間設計這個角度,更是如此。

用空間的[秩序感]引導小朋友情緒

為此,我特地採訪了住范兒設計總監,也是寶媽的巧倩,她提到的第一點是關注小朋友的情緒,儘早建立“安全”的空間,幫助小朋友從小樹立[秩序感],能更好地表達自己。

小到幾歲呢?準確來說是從1-2歲半就開始了。

這個時候的小朋友正處於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中,每一天都在學習、或說模仿新鮮事物,周遭環境的秩序引導遠比家長苦口婆心,反覆念經有效的多。

圖 住范兒自攝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你希望小朋友從小便曉得[物品用完要隨時放回原位]這個習慣,在空間設計之初,每樣東西就該有它的歸處;

你希望小朋友形成愛看書的習慣,家裡的書架選購就要符合小朋友的身高,方便拿取。

這就是好習慣養成的前提,當然這所有的希望都離不開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

Number 1

2021年,我曾在真實人家欄目中,碰到一個屋主韓女士,她在與我們溝通初期就非常清楚的表達了她希望與女兒的關係是[開放的],在盡可能大的空間里與女兒共處,但不過多干涉。

當媽媽的,哪能真的做到字面意義的[全開放式或者放養式育娃]呢?不過是費盡心機希望給到女兒一個相對自由地成長環境,同時也能陪伴她長大。

因此,不誇張地說,這個案例里的每1㎡,都暗藏了媽媽的心愿,同時也做到了在成長中充分尊重女兒。

找到住范兒裝修時,女兒6歲,已獨立居住,小小女兒,已經有了很多好朋友,比如流氓兔、熊熊等。

這些玩偶好朋友從不同的商場、動畫片里走出來,當時已陪着女兒度過了幾年,自然在新家裡就要有她的容身之處。

於是兒童房的床頭專門設計了開放置物架、還有收納櫃,讓她的[好朋友居住]。這也方便女兒每次玩完后將玩偶放歸原位。

圖 住范兒自攝

同樣地,為了方便女兒長大后自己布置房間,韓女士也沒有選擇為兒童房刷上大家熟知的[五顏六色的兒童漆]。

圖 住范兒自攝

客餐廳等公共空間里,韓女士在設計師的建議下選擇用實木書架、矮櫃等靠牆而做,矮櫃的由女兒打理;整個書牆的是父母的書;兩個處於同一空間,但分屬於不同的主人。

韓女士希望自己在平時看書、或者工作的時候,女兒在影響下自行閱讀,或者畫畫,能偶爾觀察但不干預彼此。

圖 住范兒自攝

60cm高的矮櫃剛好完美實現了這個願望,女兒可以自己夠得到她的書,也能在看完後放回原處,而女兒自己的畫還可以放在矮櫃桌面展示,一舉三得。

圖 住范兒自攝

這樣成長下的女孩兒是什麼樣子呢?

印象中,這個女孩兒大多數時候是安靜的,也很有禮貌;還能大方地向我們介紹她床頭的好朋友們,就連拍攝時的她家,也是自己收拾的。

Number 2

和韓女士理念相似,想法也相近的L女士,84㎡的房子里要裝下三個娃兒,為此改造中她放棄了傳統的電視客廳,同樣利用開放客餐廳,沿牆而建整個書架背景牆,就是為了給孩子營造出[讀書的氛圍]。

其餘空閑的位置,就成了全家的親子互動區,或者席地而坐的書角圍讀區。

從小沁潤在這樣的環境里,還怕養不成好習慣嗎?

改造前 VS 改造后

用空間[秩序感]引導小朋友情緒,這個詞其實包含了很多層面。

但說到底,還是從家長角度出發的一種解讀,不過幫助高效養娃的方式之一。

尊重孩子的[隱私性],最好有[孩子的專屬獨立空間]

親子關係是互相的,孩子不可能獨立長大,家長適度塑造是正常的,馬賽克拼圖磁磚客製化以認真精妙的陶瓷創作精神,將藝術傳達到世界上各個角落;竹北床墊工廠中壢木地板公司推薦推薦設計師是對有關美學事物設計物者的一種專稱,馬賽克磁磚diy教學記錄,新竹床墊工廠古今可稱發明家。推薦沙發修理,老師傅的專業手工!新竹床墊中古屋大改造,提供馬賽克磚拼貼!新竹床墊推薦教你如何運用馬賽克瓷磚自行DIY創作在磁磚的世界裡。竹北床墊、隔音防火工程施工案例分享想去花蓮泛舟要注意什麼呢?馬賽克磚diy中國式家長,最容易陷入的一個誤區叫做:我的孩子就應該是xxxx,TA沒有我就會xxxxx。

這裡有且必須要提的是,即使是親人,也是要有邊界感的;這種邊界感更能讓孩子感覺到你在尊重TA,而這種尊重應該從小就給他。

“在兒童空間的設計中,物理上隔離出這個[獨立的空間]非常有必要。”

巧倩老師的建議是,有條件最好,沒條件創造條件也盡量讓孩子有個獨立的區域,且大人、家長進入這個區域,要爭取孩子的同意。

這個點並不新穎,或說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在大城市裡普及了這一觀念,這裏舊念重提只是把自己切入到當下兒童視角后的一個強調,這個訴求在當下更值得被重視。

說是觀念的進步也好,時代的變化也好,事實就是當前数字、互聯網媒體的侵入,讓當下的小孩獲取信息、明白人情遠比我們那個時候更快,這種快換個視角說,剝奪了一部分他們[體驗的過程]。

就像一個無形的手,被迫,也必須要接受這麼多信息,不然就落伍了。

注重隱私、或者說與家人之間一些邊界感的樹立,一定程度上是讓他們換個視角得到[尊重]。

當然,以上是我在採訪了幾個高中生后的總結,編輯本人的弟弟(05后)就是其中之一。

Number 3

真實人家案例里,比較硬核也認可這個說法的是我在2021年聊的一位屋主,靜子姐姐,她家有個大陽台,連通主卧和次卧,主卧是他們夫妻兩在住,次卧是他家兒子在住。

改造前後戶型圖
左前右後

原有的戶型中,主卧可以通過陽台進入次卧,這就意味著兒子的房間,爸媽隨時都可以去;不封可以,夫妻倆可以自控,但孩子慢慢長大,卻少了一份自己的隱私感,就像生活可以隨時被人[偷窺];

陽台封上后,兩間卧室各自完全獨立,兒子也有了自己的專屬空間,就算長大,也有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反向看,這是來自靜子姐姐作為父母給孩子的尊重。

陽台一分為二后,
左為靜子姐姐陽台,右為兒童房陽台

圖 住范兒自攝

Number 4

同樣,在擁有了兩娃之後的屋主小魚兒,特地置換了一套120多㎡的三居室,兩娃一人一間,不偏不倚。

圖 住范兒自攝

大娃已有了自己的習慣,因此矮櫃、洞洞板這些隨時可見收納的設計在規劃之初就有;二娃還小,沒成熟的習慣,就以成品傢具為主。

上為大娃房間,下為小娃房間

圖 住范兒自攝

這種觀念由來已久,真實人家案例中從老破小到大宅,孩子們有自己房間的案例數不勝數。

沒想好,就空着,或者邊用邊設計吧

兒童空間設計中,還有一種情況是純新手父母,年輕、完全沒想過養娃、或者親子關係的概念,這種巧倩老師給到最簡單的設計思路就是,既然不知道,那就少做或者乾脆先別買。

圖 住范兒自攝

我們常說的[留白設計]就是這個意思,在沒有需求的情況下不要去妄想、跟風覺得自己的需求就是這樣子的。

不如做好基礎的硬裝,簡單完成,沒想清楚的地方就空着吧,邊用邊買,再邊調整,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樂趣呢?

圖 住范兒自攝

新手父母提醒兩個很細節的點:

第一,好好做燈光設計,不同階段娃兒對燈光的需求重點是不同的,尤其是空白的地方(比較複雜,調研結束再細談這個話題);

第二,為了安全,千萬不要做定製傢具,用成長型的傢具,長期使用,環保還健康。

比如之前我們老提的stokke那種成長椅,6個月直到成年都可以用,就算200斤,也是可以坐的,很是[可持續];再比如高低床、上下實木床,算是空間太局促的一種選擇。

圖 住范兒自攝

這篇是從觀念角度給大家一些新知或者啟發,想學習更多的話可以私信我拉你和更多裝修人交流哦。

覺得有用,就動個手指點擊[贊和收藏]吧~晚安啦